位置: 浩瀚体育 > 浩瀚动态
浩瀚体育平台小区绿化设计精选(九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0-02

  本着建设“运动、健康、休闲”的山居生活理念,小区项目开始就将绿化作为重要部分,从设计、施工、管理都由专业队伍承担,专业人员负责,绿化方案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严格把关;在具体施工中,科学组织,精雕细琢,从而确保了绿化的效果,使小区的绿化得到业内认同,受到业主的好评。

  在绿化景观设计中引入了江南园林构景元素,以塑造“北国之春”为主题的楼盘景观为目标,实现集“休闲、观赏、娱乐、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化景观。在景观设计中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为基础,注重融入现代感、中华文脉、生态环保的科学内涵,把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要素提炼出来,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在设计中既把握曲折幽深的江南古典园林的构景元素,又结合了北国气候特点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关照居住者的需求;在景观构成上,丰富多彩,有山景、水景、树林、花园、草坪、休闲凉亭、小桥走廊、坐椅、山石、中式庭院、过道铺地,阶梯流水,水幕墙、水幕帘、喷泉、运动场地等等,形成多处大小、高低、形态不同的景观小品,方便人们休息、散步、运动、健身、学习、玩耍、娱乐、聊天等各种需要,实现艺术与环境、文化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小区业主的尊贵,满足了业主个性化的需求,每位业主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景观和景色。特别是春夏之际,清晨,绿色植被上露珠晶莹剔透、清澈欲滴;傍晚,夕阳斜照,花香扑鼻,漫步在小区里的林荫道上,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令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秋天,风把原野刮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小区里的植物也一样五彩缤纷,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浩瀚体育平台小区绿化设计精选(九篇)(图1)

  小区以“山水林泉之乐”为设计的基本思想,将大自然的意趣渗透到家居的空间与环境中。江南的古典园林极其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时留景,见树当荫,依山就势,按坡筑庭。但北方与南方的气候不同,生活习俗和人们的喜好也有差异,所以小区的绿化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着眼于同与不同的把握,将构景与适应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水景、植被、回廊、亭台作为提炼的元素来体现江南古典园林理念,尽力达到“回归自然”。用玻璃几何图案等现代元素与江南古典园林理念结合,用北方硬朗的线条表现江南秀美的亭台楼阁,既符合北方人的审美,又不失南方秀丽的特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南方与北方的融合。

  小区的绿化设计手法不是以创造视觉可见的具体园林景象为最终目的,而是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设计者把江南古典园林构景最具特色的元素水景、栽植,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引入小区的景观设计中,根据御景苑小区依山而建的特点,以“山水训”中提出的“山有三远,浩瀚体育自山下而仰上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在小区造景中,从视觉角度上创造小中见大,寻求自然山水意境。把小区的绿化景观与背靠的元宝山连接起来,使小区在咫尺山林中成为山的余脉,将山泉引入小区自上而下建成溪流,发挥环山抱水的景观优势,使得小区景观达到“山水入画”的境界。根据小区所处的“山林度”与住宅间距的相互关系,依势起伏,既有视觉上的通透性,又有相关的环境分隔,高低错落。整体设计中,贯穿了主次、虚实、松紧、软硬、高低、疏密、方圆等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对景、借景、框景”的设计手法,通过空间分隔布置和不同材质的对比,营造空间的丰富变化,使水、植物、硬地铺装、建筑之间的对比产生美感。水景设计中注重引注泉流,又置以桥亭划分景区和空间,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与景石、树种、水体融为一体。在形象上也讲究动静变化,给园林增加灵气。小区内建置小西湖、瀑布、溪流、水幕、水帘等景致。小区临街的次入口景区,大胆运用玻璃这一现代元素与古典构图景致相呼应,以水景瀑布迎门,飞溅的水花顺着曲折有致的溪道流淌至清澈的池中,使小区绿化极富诗情画意,又用流动的水吸附了临街而来的风沙灰尘,使小区的空气得到净化、湿化。

  小区的绿化注重利用千姿百态的植物,四季不同的观赏效果,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立体化、复合式的绿化,将乔木、灌木、花草、针叶、阔叶、落叶、常绿等多种花草树木搭配得浑然一体,使小区绿化如同自然,看不出人工栽植的痕迹。

  小区绿化采用的树木花草种类非常丰富,达到130多种,特别是考虑当地气候特点,植物品种坚持本土化,主要以北方树种为主,即便是南方的品种也经过在北方栽植证明是可以的才用,从而保证栽植的成活率和绿化的成功率。乔木以银杏、枫树、白蜡、黄菠萝等为主,花果树以梅、李、桃、杏、樱等为主,花卉以丁香、榆叶梅、红王子锦带、连翘、百合等为主。比如将红豆彬在小区主次入口和区内路旁点缀其间,使小区四季有绿。小区从春至秋,多种花卉接连开放,使人置身花园之中。特别是把水亚木,俗称“绣球花”在楼前屋后栽植,水亚木的花常年绽放,并随着四季交替依次由白色、淡绿色、高粱米粉色、棕黄色等变化着,即使在严冬雪的怀抱中,花朵依然不落,千姿百态,随风摇曳,使小区达到四季有花的效果。

  在绿化中,既注重艺术性,更注重生态环保,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防止小区临街易受灰尘、汽车尾气等污染,在小区临街的护栏外边,利用空地成片栽植杨树和杉树,营造了两片小树林,并在护栏内成排栽植乔木。

  小区的绿化真正做到土路不见天,花草树木栽种到所有住宅的墙根,所有住宅一楼前是业主的私家花园,由业主个性化栽植,可谓风情万种。其余区内地面全部绿化到位,并借鉴江南古典园林的栽植,以观形为主,浩瀚体育取色、赏花、闻香、听音为辅,群植尤其讲究搭配造景,在组景中更多的注重通过疏密、高低变化,形成帷幕屏风式的空间界面,使景观有似连又断的流动感,似遮又露的景深层次。同时考虑业主居住的采光、通风、远眺需要,窗前栽植均以灌木、花果树、花草为主,突出观赏性,通透性,过道及宅旁植以高大乔木、花果树形成林荫小路,区内主景区则采用乔、灌、花、草综合配植,形象逼真,如同自然景色一般。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大自然。

  御景苑小区绿化的成功,给小区商品房销售带来了人气,给住宅带来了增值,给开发商和建设者带来赞誉,给业主带来了美丽家园。小区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居住在这里的人,自豪,愉悦,幸福,惬意。到过这里的人,无不为之赞叹,羡慕、向往这样的家园。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

  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樱花、玉兰、桂花、栾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杨树、椿树、樟树。常绿乔木:雪松、华山松、侧柏、洒金柏。

  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紫薇、龙爪槐、金银木、垂丝海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红叶小檗、红叶李、金叶黄杨、紫薇、小叶女贞、红花榉木。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叶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

  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有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打破建筑群落的单调和呆板感。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小叶黄杨、金钟花、火棘、迎春、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洒金柏、侧柏、龙柏等柏类植物,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根据气候环境,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海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梅花。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一个小区或某幢建筑周围应该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四季花园中,杨柳阁以杨柳为主,樱花阁以樱花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上层以乔木银杏、枫以金黄、红叶色渲染秋景,柿子果实秋冬季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雪松、云杉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

  根据环境,因地制宜地选用具有防风、防晒、防噪声、调节小气候,以及能监测和吸付大气污染的植物。有条件的庭院,可选用在短期内具有经济收益的品种,特别要选用不需施大肥、管理简便的果、蔬、药材等经济植物,如核桃、葡萄、枣等,既好看又实惠的品种。

  在栽植上,除了需要行列式栽植外,一般都避免等距、等高的栽植,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等,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观。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应该要根据不同的空间来进行,这样植物的配置才会显得比较合理。但是在生态小区的实际绿化中虽然也有花有草,但是却没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很多生态小区的景观在春季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其他几个季节植物景观就会显得比较单调。

  在很多生态小区中人们都觉得他们的住宅环境植物景观没有什么特色,基本上就是种树,单调以及相似的地方比较多,这样就可能会导致那些不经常到小区的人很难分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很多生态小区的绿地就是单一的草坪,没有自身的个性,这样就导致很多小区的植被以及空间布局都是相似的;这样的一种设计方式并没有去对居民的心理需求进行考虑。

  很多生态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建筑垃圾的基础上来进行,树下表面的土层不厚,而且在土层的下面基本上都是建筑垃圾,特别是一些石灰或者水泥的堆积,这样土壤就可能会出现硬结或者渗漏的现象,同时土壤的酸碱度也会增加。很多生态小区在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后,对绿化没有进行及时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就可能会让绿化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

  生态设计的检验标准是有绿化的多样性、层次性、立体性和视觉性,所以必须坚持对它们的设计。绿化多样性是指在进行物种种植时,需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生态系统的效果。设计的时候除了选择乡土物种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物种,提高植物的多样性。设计的时候可以参照自然生态原理,在居住小区中栽种乔木、灌木和草被植物,这样能有效地体现多层次结构。这种结构在释放固碳、吸收蒸腾、降低灰尘时效率比草坪高很多,同时能提高绿视率。对于绿化植物,可以根据小区地形修剪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景观,从而增加立体效果,提高空间层次感和情趣。绿色率的大小能左右人们的心情,所以小区应该加强绿化的建设,保证充足的绿色率,提高人们的视觉性,让人们处于舒适的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逐渐提升,而对于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要求也就变得的更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艺术的影响比较大,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当升华到艺术设计的层面上,才能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诗意般的居住环境。对生态小区来说要真正做好景观设计最关键的就是设计的手法以及设计的构思和立意。

  生态小区的绿化不仅需要满足生态以及景观的要求,同时还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让居民的使用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要想创造比较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就需要做好相关的实地调查工作,另外还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行为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出发,来做好生态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在进行生态小区绿化建设的时候,不是所有地方栽种的植物物种都一样,这需要根据房屋方位的不同,选择不一样的物种,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绿化的保温、隔热和通风效果。对于住宅的南面,最适合栽种一些落叶树,夏天的时候树叶生长茂盛能遮挡强烈阳光的照射;冬秋季的时候房屋需要阳光的照射,树叶掉了就能很好的让阳光照射到房屋;对于东面、北面、西门就需要栽种一些常绿的物种,在冬天才能很好地阻挡寒风的侵入,夏天能阻挡西晒的阳光。通过这些方式,能很好地为小区住宅做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植物布置结构上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通风的效果,如与夏季风向一致的种植行列式的植物,这样就能很好地利于房屋的自然通风效果。

  在生态小区绿化设计中,绿化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符合相应的功能设计要求,这样才能满足生态绿化设计的标准。相关部门在对房屋进行验收时,也应该把生态绿化设计作为一个量化的标准,从而有效地促进生态小区绿化设计的发展。

  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选房意向也从过去的普通住宅转向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因此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质量。在进行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绿化景观系统。

  园林绿化设计是居住小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特色形成既统一又具有节奏感的相对稳定的生活空间,通过园林绿化设计,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可以达到相对平衡,这对于为居住人民营造相对稳定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说,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标准。

  居住小区中的绿地分布较广,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又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小区进行设计时要格外重视对绿地的合理规划,这样既可以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也可以为小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居住人群的各项活动需要。合理规划的居住小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居住环境的气候,调节气温,也能对居住空间进行整合,丰富居住小区的内容,从而营造出适宜人们生活的环境。除此之外,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还可以提升居住小区的商品房附加值,增加楼盘的增值潜力。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通过对绿化条件及植物的合理选择,居住小区的绿地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样一来居住小区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既节省了费用也使居住小区的环境更加的真实。

  在进行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植物,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择一些适应能力强,同时还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外地植物,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改善绿化植物的种植结构。在栽植这些植物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科学搭配,将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这样便可以实现四季都拥有优美的景观效果[3]。

  居住小区绿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以人为本,对居住小区中的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需要形成开放性的格局,这样人们的休闲活动才可以真正地融合到园林绿化景观中,真正体会到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所带来的舒适感。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的环境氛围需要充满生活气息,在绿化设计时还可以适当增大绿化范围,使人们在享受园林绿化带来的舒适感觉的同时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这对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

  居住小区中的绿地种类较多,并且不同的绿地种类规模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对小区绿地进行统一规划,在考虑小区整体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需要,科学布置,从而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化景观系统。

  在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绿化植物的配置需要格外重视其层次。在配置时可以充分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将植物分为高、中、低、地被层4个层次,层次分明可以使居住小区的绿化空间显得更为自然[1]。除此之外,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还需要注重色块的组合,只有利用多种色块共同配合,才可以避免出现大色块造景的情况。

  色块在布置时要尽可能的简洁明快,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快速成型,达到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要求,这对于居住小区后期的植物养护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植物的养护可以在一次定型后间断性修剪,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植物配置层次分明,色块简洁明快可以使色块在四季都能满足居住人群的要求。植物配置的层次可以使小区环境显得更加整洁有序,合理选用色块则可以使小区环境更加具有趣味。

  木本是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中最为常见的植物,但是木本不易控制,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足,这时就需要运用草本花卉来弥补木本的不足。虽然草本花卉在后期的管理中比较繁杂,但是更易被人控制,在营造小区环境上更具优势。在选择早本花卉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色泽、形状和高度等方面,通过协调草本花卉与木本之间的关系来达到绿化植物的实际目的。

  随着生态园林的快速发展,在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也渗透满足了构建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生态园林指的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营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三者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2]。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也应该以恢复自然系统作为目标,对居住小区进行合理规划,以生态平衡为主导,使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真正地满足人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的要求,从而为居住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多种绿地植物,将植物丰富搭配,营造出人工生态植物群落,这样绿化植物便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地根据居住者的功能要求发挥自身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根据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在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时也需要以维护人体健康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美观、保健且具有药用价值的保健植物,比如香樟、银杏、枇杷等保健植物,这样居住小区的植被便可以发挥自身作用,调节居住者的身心,美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水平。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不能一味追求绿地面积,更需要保证绿化的林荫功能,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以乔木作为绿化骨干。乔木一方面具有生态功能,另一方面还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乔木的树冠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氧气,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这对于居住者的健康极为有利。乔木一般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相对古朴,可以突出园林的季相变化,常绿乔木则可以给人以四季如春的意境,因此这两者更具优点,在实际的配置时可以采取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1:2的比例[2]。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有设计意图地合理安排树种,这样便可以突出林隐功能,为居住者提供休闲纳凉的场地。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是改善小区环境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设计管理中需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设计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真实价值,组成层次分明、色块简洁的小区环境,使居家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对于为居住人群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张洪萍,廖天佑,陈华.浅谈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以广州市荔湾区内居住小区为例[J]. 广西城镇建设. 2009(07):11-13.

  我国景观设计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了解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重要性,遵循设计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对建筑、设施和场地能够起到衬托、显露的作用,还可以用绿化组织空间,美化居住环境。

  绿化使相对湿度增加从而降低夏季气温,能降低大风的风速。在无风时,由于绿地比建筑地段的气温低,因而产生冷热空气的环流,出现小气候微风,在夏季可以利用绿化引导气流,以增强居住小区通风的效果。江浙地带夏季炎热,小区道路边种植的乔木遮阴降温效果明显。

  绿化能够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新鲜的氧气供人们使用,植物还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特别现在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激增,增加绿化面积能有效控制雾霾的形成。

  道路绿化改善了住宅之间、住宅与户外场地之间、住宅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同时分隔带有效隔离噪音,照顾隐私。

  城区的建设也日趋生态化,但是目前地产开发商以及居民对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功能性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能够让居住者在心情不畅的时候到园林走一走,感到舒心和放松,而且还能让居住者呼吸到更多新鲜空气,出于这两点居住小区的设计应该要走向人性化。但是,现在的房地产和开发商普遍只关注园林绿化对房产品的价值提升,只一味地索取自己的利益。居住者在选择住房的时候,也没有过多地将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考虑在内,更多偏向于居住地区的繁荣与否、交通发达与否,以及每1㎡的价格等。

  城市的地皮越来越昂贵,很多开发商和房地产在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构建更多的楼房,以达到牟利的目的。因为城市人口和来自城乡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在绿化空间和住房空间的抉择上更多偏向于住房空间,停车空间。最后导致开发商在规划一个小区的楼房和绿化空间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缩小绿化空间,或者绿化空间道路空间都被车位占据,最终导致夏天时小区内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植物的生长,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居住小区环境都会不停的产生变化。在做初始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这些可变的因素进行考虑。而在现在的居住小区中的道路绿化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考虑,比如有的居住区道路,种植大量的常绿乔木,到了冬季,散步时无法嗮到冬日的阳光,有的在住宅前的道路上种植大的乔木,将一二楼的阳光遮蔽,严重影响住宅舒适度。又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寿命逐渐变长,不久以后,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在大多数的居住小区道路绿化设计中,缺少对老年人的关注,导致设计的不合理。

  居住小区绿化要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要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原则。只有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才能有效地选择植物种类,充分利用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置,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保证植物景观的形成。而保证植物的生命活力以及所需景观的形成,关键在于掌握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中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的协调关系,所以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要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因此,居住小区的道路绿化设计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植物造景要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要有花草、树荫,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居住小区绿化率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绿化美观、环境效益明显的植物。以免伤害居民。同时,种植设计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努力处理好绿地和建筑物、工程管线等各类设施之间的关系,创建宜人的人类居住环境。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应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地设计出不同景观效果的人工种植群落。首先,必须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落叶、常绿树种相结合,观花、观叶、观果树种相结合的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是一个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它把植物、建筑、园林小品、水体等综合在一起来表现艺术美。树木花草四季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显示的动态之美及特有的自然美正是硬质景观缺乏的优势。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态、色调、风韵、芳香等美学特点,

  优美的环境可以愉悦身心,减少工作压力带来的疲惫,居住小区道路景观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散步的场所. 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1)植物选择的原则。做到适地适树。我们常说没有难看的树,只有种错地方的树,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以发挥其最好的功效。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

  (2)各级道路的植物选择。小区级道路的树种选择,可以多选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密、花色丰富的树种如无患子、栾树、银杏、马褂木等。每条路可选择不同的树种、不同断面的种植形式,使每条路的种植具有个性。在一条路上能够以1-2 种花木为主体,形成紫薇路、马褂木路等。组团级道路的植物选择,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景观。可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构景要求进行布置。

  (1)植物配置的原则。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配植,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小区级道路植物配置。道路的配置要活泼多样。根据居住建筑的布置、道路走向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加以考虑,南北走向的主路两旁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多采用花色丰富,芳香的小乔木或灌木,例如米兰、紫薇、海桐,等。一般采用对植、丛植等形式,以乔灌木等多种植组合而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并利用植物材料形体、色彩变换、季相转换来营造层次丰富,接近自然的植物景观。

  (3)宅间道路植物配置。用低矮的落叶灌木与常绿球形植物及花卉,或丛植、或群植,修剪造型,使之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小区必须要重视园林绿化的空间利用率。虽然现在地皮越来越贵,人们对于小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不管怎样,还是不能忽视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更要做好园林绿化空间的利用情况,提高它的利用率。园林绿化在小区中就如同一座小花园,设计的好不好,空间大不大,直接会影响到居住者的心情和对小区的喜爱程度,因此,重视园林绿化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重要的。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守设计规程,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合理的设计道路绿化,确保绿化的经济性和功能性,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 陈晓娟,范美珍.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1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面积达30%,高档住宅区的绿化面积甚至达50%~60%。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主要载体,一般会选择适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相互结合,共同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同时,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居民的交流、生活和休息,例如居民闲暇之际在小区园林中聚会、下棋、聊天等,或者在小区广场周围种植绿色植物,给在广场中活动的居民一种置身自然的感觉。同时,住宅小区绿化又不同于公园绿化设计,在住宅小区和建设中,要注重其实用性和美学艺术。总而言之,就是为小区居民创造出现代情感和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和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

  住宅小区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和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当前,许多住宅小区的环境建设,对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对人们闲暇时间所需的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的不够,重视空间的形式和规模,却轻视环境的品位,很少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缺乏人情味。表现在景观设计上,较多从环境的空间、形态组织上去追求变化,寻求新意,在材料和色彩上寻求变化,出现了过于强调的潮流,但是这些表面化和图形化的设计,缺少亲切贴近的情感投入。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特色,是复制且更改不了的。为了实现设计的便利而故意破坏环境的固有特色是愚蠢的设计,在各类设计中,尤其体现在对于环境的设计上,基于自然环境的人工设计必须在充分考察原有环境的由来和特色之上,发展进一步的设计,应强调对其周边环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而这一点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尚实现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反而填埋基地中原有水体、挖移山体的现象极为常见。

  现代住宅小区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环境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居住环境设计的整体性。住宅小区环境特色的创造不应脱离城市文化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然而,在许多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中,地域特色、周边环境等没有得以继承和发展,使得住宅小区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

  在景观设计中,当今出现了过于强调景观化的潮流,追求视觉效果。过度强调构图的特色,忽视立体空间的真实感受,过分追求观赏性,忽视诸多功能要求,过分追求气派的硬质景观的注入,却忽视植物在造景中的功能,盲目塑造豪华的大尺度人工空间,追求气派,而缺乏宜人的小空间及邻里交往空间。

  为了突出卖点,吸引买家,很多房地产商在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中,总是用洋风格来推出自己的楼盘。不分地域背景地主宰了住宅区的环境特征与景观定位,将居住景观设计理念导入误区。

  不论是住宅、建筑小品还是植物造景,都采用柱式、喷泉、草坪等典型的西方设计元素,营造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洋景观”,忽略了对原有城市文脉的响应。

  1)以增加人们的亲近感,地方乡土观念,强调地方特色,做到不同地域,不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的设计,不可盲目模仿。

  2)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如:老年的安静休息,散步,聊天。青年的跳舞,锻炼身体。幼儿的户外游戏。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必要的车辆通行方便,消防车能够方便出人事故地点。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3)居住小区,特别是组团式的布局,应该便于外人寻找,因此应设计明显突出,生动活泼的标志性内容。

  1)善于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居民区绿化为创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户外活动场所为宗旨。

  2)适地适树,要以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简便的树种为主。在居民区绿化中,栽植珍惜树种尽量慎重使用。

  3)设计艺术在一片完整的草坪中又砌筑高起的花台,既破坏了绿地的整体美,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住宅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人、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1)因地制宜。首先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不动或者少动土方,自然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贴近自然。同时还能减少因大开大挖带来的资金投入加大,维护方便,降低成本。自然起伏的地形地貌较之平整规则的地形,从人们的感知方面能够更加舒适、轻松,大自然的魅力无穷无尽。其次,在植被的选择方面,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抗贫瘠的植物是最佳选择,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既具有观赏价值、适应性又高的外地植物来搭配种植,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是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四季景观更具有观赏、耐久的美学和经济价值。

  2)以人性化为主的绿化设计。园林绿化营造出来的环境要充满生活气息,从简单的绿化,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到营造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生活环境,要从人的主体要素出发,调查居住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爱好,分析研究人们的日常活动,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例如,在树荫下乘凉、休闲、娱乐,散步归来能够有休息歇脚的地方,在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用绿色渲染,随时享受新鲜空气、鸟语花香,还能够为人际交流提供场所。

  3)高质量的自然、人文环境。注重自然、人文环境的结合,对人们生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现在的住宅区绿化设计不只是草地、树木的种植与栽培,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设计正在逐步实行。现在住宅小区规定的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更高的在50%以上,并强调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多考虑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备,同时强调可参与性。绿化环境在实用性和观赏性上最佳状态就是二者兼具,不仅具有优美宜人的可观赏性,同时具备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在生态居中环境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同时使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自由沟通交流,有利发展人际关系,在理想快乐的家园中享受绿色和谐。

  4)以树木、花草来体现绿色为主题的园林绿化设计。小区绿化的亮点就在于主体绿色,过分强调标志化建筑的设计不仅占用绿化面积,还使得绿化设计显得不伦不类。乔木、灌木、花草的种植层次结构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强调突出绿色为主题的具体体现。住宅小区还要提倡以立体化模式,墙壁下种植攀援植物,改变建筑物的形态结构和几何线条,使空间环境得到美化,从而提高小区生态环境。

  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随即出现,并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生存发展的现代人身心疲惫,因而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对小区的规划和住宅楼的内外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开发商忽视专业原则,对市场热点跟风,盲目建设,还有的则片面追求高利润,不顾技术经济指标,导致了一些没有景观、没有空间的小区,这给行业良好的发展秩序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住宅小区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和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当前,许多住宅小区的环境建设,对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对人们闲暇时间所需的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的不够,重视空间的形式和规模,却轻视环境的品位,很少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缺乏人情味。表现在景观设计上,较多从环境的空间、形态组织上去追求变化,寻求新意,在材料和色彩上寻求变化,出现了过于强调的潮流,但是这些表面化和图形化的设计,缺少亲切贴近的情感投入。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特色,是复制且更改不了的。为了实现设计的便利而故意破坏环境的固有特色是愚蠢的设计,在各类设计中,尤其体现在对于环境的设计上,基于自然环境的人工设计必须在充分考察原有环境的由来和特色之上,发展进一步的设计,应强调对其周边环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而这一点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尚实现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反而填埋基地中原有水体、挖移山体的现象极为常见。

  现代住宅小区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环境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居住环境设计的整体性。住宅小区环境特色的创造不应脱离城市文化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然而,在许多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中,地域特色、周边环境等没有得以继承和发展,使得住宅小区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

  在景观设计中,当今出现了过于强调景观化的潮流,追求视觉效果。过度强调构图的特色,忽视立体空间的真实感受,过分追求观赏性,忽视诸多功能要求,过分追求气派的硬质景观的注入,却忽视植物在造景中的功能,盲目塑造豪华的大尺度人工空间,追求气派,而缺乏宜人的小空间及邻里交往空间。

  为了突出卖点,吸引买家,很多房地产商在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中,总是用洋风格来推出自己的楼盘。不分地域背景地主宰了住宅区的环境特征与景观定位,将居住景观设计理念导入误区。

  不论是住宅、建筑小品还是植物造景,都采用柱式、喷泉、草坪等典型的西方设计元素,营造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洋景观”,忽略了对原有城市文脉的响应。

  1)以增加人们的亲近感,地方乡土观念,强调地方特色,做到不同地域,不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的设计,不可盲目模仿。

  2)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如:老年的安静休息,散步,聊天。青年的跳舞,锻炼身体。幼儿的户外游戏。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必要的车辆通行方便,消防车能够方便出人事故地点。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3)居住小区,特别是组团式的布局,应该便于外人寻找,因此应设计明显突出,生动活泼的标志性内容。

  1)善于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居民区绿化为创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户外活动场所为宗旨。

  2)适地适树,要以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简便的树种为主。在居民区绿化中,栽植珍惜树种尽量慎重使用。

  3)设计艺术在一片完整的草坪中又砌筑高起的花台,既破坏了绿地的整体美,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住宅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人、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1)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2)住宅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居住小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应对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极早成景。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住宅小区的绿化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组织到住宅小区的绿地当中去。同时避免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对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使住户闻不到自然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不论是新建的住宅小区还是改造的旧住区,总会有一些现存的植物存在,特别是一些大树要尽量将它们组织到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中,通过植物自然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不必等新栽的植物缓慢生长,就会有较好的绿化环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不会给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带来负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园林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公园的设计,应以自然为主线,强调情感与文化品位取向的人居环境。开拓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空间,使身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感受,尽快放松紧张的情绪。

  虽然创新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作为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知识,而且要能使知识灵活的运用到作品中去。随着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成熟,人们提高了对居住环境的口味。

  因此,设计者一方面要弘扬中华,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让现代人接受,另一方面对国外园林艺术成果兼收并蓄,加以消化吸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提倡园林多元化。

  [2]彭峰浩瀚体育平台,陈亮明,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

  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设计、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其含义有二:第一,从效果特征上看建筑设计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第二,从运行特征上看,建筑设计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施工企业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建筑设计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设计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设计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所以绿色建筑设计不再只是传统设计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设计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设计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设计全过程改革传统设计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设计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当然与传统设计相比,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可以通过在设计阶段采用被动式的低耗高效技术减少投资增量。可以认为,绿色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建筑设计总体框架由设计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设计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区附近的建筑热环境产生的原因很多,以外部气流的流动为主要,加之住宅区周围辐射系统的影响,住宅区的室外环境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热岛”效应。该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一旦发生,不仅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出现不适,如果与小区通风不畅的因素叠加,还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加重空气的污染。因此,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选择屋顶绿化、墙壁垂直绿化和设置水景等绿化方式,对于避免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效果非常的明显。

  设计时尽量就地取材,选择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要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特别注意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小区的水系统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设立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水系统将生活废水、冷却水、无达标排放的生产污水等水源经物化或生化处理,达到国家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然后再回用于厕所冲洗、灌溉草坪、洗车、工业循环水及扫除用水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近年已得到大力推广,其设计要点是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资源条件,根据设计项目的使用功能,进行多方案比较评估,选择合理的技术类型。近年来各地根据具体实际条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导则及激励政策,可以预见这一领域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科苑小区为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危旧房改住房项目(见图一),设计目标为二星级绿色建筑。建筑基地为拆除20世纪70~90年代建设的旧建筑后平整的场地,用地局促,设计受周边条件限制较多。在本工程规划设计中,经过充分论证,多方案比较,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顺利通过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审:(1)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外风环境、室内通风、日照等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相应调整总平布局及户型设计,使小区室外通风路径顺畅,室内有良好的穿堂风,满足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要求;(2)景观植物配置采取本土化措施,所选植物种类均为本地植物,适应本地气候,同时采购、维护成本均较低;(3)地下室顶板设置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减少地下室照明耗电;(4)墙面立体绿化与建筑立面一体化设计,既丰富了建筑造型元素,也降低了外墙辐射受热;(5)结合外立面造型设计,利用凹凸有致的构件形成丰富的自遮阳,同时利用外挑阳台立面挑板立体绿化等降低太阳辐射热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6)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用水量,在屋顶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住户集中供应热水,不足部分经过计算及日照模拟分析,在部分阳台外侧设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7)使用能量回馈型电梯,将电梯轻载上行或下行所发电量经处理后回馈到住宅供电系统,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最高可节电70%;(8)建筑护结构构造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热辐射镀膜玻璃窗、外墙热反射涂料、屋顶泡沫玻璃隔热层等材料,经计算可节能60.5%;(9)其他应用的技术如照明节电、智能控制、节水器具等,对降低能耗也有明显效果。这种系统化、集成化适用技术的应用,由于主要是低耗高效的被动式技术,经过精细化的科学设计,成本增量不高,但效果明显,顺利通过二星级设计标识评审,建成以来的运行效果反映较好。

  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建设单位、社会公众认为实现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投入大量的投资增量,这种观念的误读,是目前推进绿色建筑的主要阻力。对设计者而言,必须尽快改变粗放型的设计模式,因地制宜采用精细化的技术路线,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运用融合到住宅小区建项目管理的设计工作中,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1] 王勇.室内装饰材料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房、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美丽和舒适。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 现代 科学 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 自然 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经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美丽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洁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布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坚持高质量美丽的 自然 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 发展 趋势。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50%以上,并要与四周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 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重伟大,但求安静精巧,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然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沉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上来看,其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 现代 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心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四周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