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住房的种类也更加倾向多样化。在经济体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社会的高薪人群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而使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等住宅区的建设中也要更加重视自然因素的融入,提升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园林绿化的工作对于高档住宅区的整体品质有着很大影响。
高档住宅区是代表着城市人居水平的象征性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及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的要求应运而生。优质的景观也是高档住宅区内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高档住宅区首先在选址上就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交通便利、周遭环境优美等,所以品质较高的住宅区普遍都建造在临水近山、环境优美或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区。
首先,要合理利用当地植物,虽然当地植物较为常见,缺乏新鲜感,但当地的植物最适应本地的气候及环境,更易成活,存活时间也更长,且维护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造景的成本,同时也能达到与其它植物同样的绿化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选取时,不可盲目选择高价稀有美观的植物,这样不仅会提升造景的成本,而且无法确保所选的植物能够在当地的环境中存活。如果无法适应当地环境导致大批植物枯萎死亡,造景工作也将功亏一篑。在对新型优秀植物种类进行选择时,应当注重质量,以确保存活率及存活时间。而且巧妙地利用新种类植物与当地植物结合,能够营造出更加缤纷多彩的园林景观,为住宅区增添一份生气。
2.2.1达到视觉体验的统一性。植物与建筑的搭配设计师必须进行思考的环节,建筑是无生命体,其结构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植物是生命体,其颜色、形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植物的变化性也能为建筑带来更多的活力,不同类型植物开花的时间都不同,而绿化区内不同花朵的开谢,都能给建筑带来不同的景观,进而提升了建筑的观赏性。想达到这样的协调,就需要对植物进行严格地选择,并了解每种植物开花的环境要求与具体时间。花朵在不同的时段盛开,这种变化就让住宅区变得更加有活力。另外,植物色彩与建筑的巧妙搭配也会让造景效果有明显提升。如果建筑整体色调较深时,应当种植颜色鲜艳的植物,而建筑整体色调较亮时,则应种植偏深色、覆盖面更广的植物,以这样的搭配来形成颜色上的对比效果。尽量免除植物与建筑搭配不当的情况。
2.2.2达到舒适感上的统一性。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先进行细致的调查,充分了解建筑的结构和场地的特点。例如,在住宅的北侧,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应当种植对阳光要求不高的耐阴性植物。南侧则需多种植较矮的灌木,也可以适当搭配落叶乔木,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需求。
2.2.3高档住宅区相较普通住宅区绿地面积更大,但绿地的面积大并不代表有优秀的景观。住宅区内的绿化带是距离人们最近,与人联系最密切的景观。与观赏性的大型园林景观不同,居民区的景观需要依据“居住环境”这个主题进行设计。高档的居民区普遍人口较少,容纳量也相对较小,在进行造景时,要做到张弛有度。而一般的住宅区开发成本低,容纳量大,但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树多草少的造景比较适合一般住宅区。在高档住宅区,乔木的数量过多,就会形成森林感,加之人口不多,所以容易凸显出阴沉的气氛,让人感到不适,这样就减低了居住的舒适程度,所以可以将空地进行合理利用,铺设草皮,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氛围。
所有高档住宅区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依据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栽种,本地的植物种类要与新型的优秀物种互相结合,引进植物时需要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且能够长期生长。没有经过确认的植物种类,如果死亡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要将灌木、乔木及草皮,还有常绿种类与落叶种类进行巧妙结合,制造出立体的植物景观。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区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着力提升工业区城市品位,着力创建一流局办,为全面实现管委会20*年各项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1、编制四项规划,即马鞍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区广告规划、08年开发地块规划图则和航道规划。
2、实施四大工程,即路桥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渠化工程,完成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2.16亿元。
3、建设四大配套,即安镇变配套工程、钱塘江码头配套工程、污水处理三期配套工程和*电厂配套工程,完成社会化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
以《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区镇规划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对接,强化规划引导控制,切实推进区镇一体化建设进程。
1、区镇规划全覆盖。加强区镇规划统筹,在07年完成《马鞍分区规划》基础上,着手完成马鞍分区核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抓好马鞍分区规划实施、控制和管理,做到区镇一体化规划到控规阶段全覆盖。
2、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建设连通马鞍镇区到工业区商贸主中心的主干道路----安滨路延伸工程(迎宾路到寺桥路),为区镇规划建设一体化打好基础。该工程新建道路1.37公里,路宽24米,总投资3173万元,计划08年完成塘渣路基。
3、加强规划引导控制。加强镇区范围内项目建设规划引导控制,重点是引导农民公寓房、家庭工业、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理选址,严格控制二、三类工业项目建设,引导商贸项目向主中心集聚,确保规划引导控制落到实处。
以打造绿色生态*为理念,大力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切实加强生态绿地养护,积极构建绿化建设新格局,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1、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实施两大景观绿化工程,新增绿地75万平方米。一是新建*大道(新围路至征海路)景观绿化工程,新增绿地58万平方米,当年完成工程进度的60%。二是建成绍兴、柯桥入口景观绿化续建工程,新增绿地17万平方米。为此,要精确研究确定建设档次定位,择优选择实力强、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大胆引进上海、杭州地区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看木成林、层次分明的景观塑造原则,着力打造*大道两侧生态性景观林带,全力打造工业区中心绿色大道。此外,加快建成道路绿化工程实施,加大绿化“盲点”建设力度,拓展绿化生态覆盖面,使工业区形成“行在绿色间,走在花丛中”生态环境氛围。
2、加强绿地养护管理。按照绿地养护管理要求,做好工业区建成的200多万平方米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生态人居环境。一是加强绿化养护。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具备养护资质且养护能力强、水平高的落实养护单位,明确养护要求和标准,进行绿地养护。二是加强监管考核。严格按照养护要求和标准,加强对养护单位的日常监管,通过每月一次养护考核,对养护质量进行考核,落实奖罚并施措施,确保绿地养护质量。三是加强绿地开挖管理。严肃查处绿地未批先挖、批后乱挖等不规范开挖行为,及时恢复开挖绿地,杜绝绿地破坏或和形象损害现象发生。
通过加强规划调控引领和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健全工业区发展功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确保全年完成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2.16亿元,社会化重大配套设施投资6亿元。
1、加强规划调控引领。一是规划先行,精心编制工业区各项规划,完成马鞍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区广告规划、08年开发地块规划图则、航道规划。二是落实阳光规划,深化规划联席会议制度,有序推进规划集体民主决策。充分利用*网站载体,充实“阳光规划”内容,拓展社会监督渠道。三是强化规划审批和批后管理,对入区项目严格按工业区总体规划和控规要求,严格控制各经济指标,严格规划设计部门资质及规划方案的比选。积极实施规划公示制度,切实做好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示,切实落实跟踪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规划验收,维护规划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2、提升配套承载能力。重点是通过实施四大基础设施工程和建设四大重大配套设施工程来提升配套承载能力。
实施四大基础设施工程。一是道路工程,建设安滨路延伸工程(迎宾路至寺桥路)和完成柯联路(安滨路至中心路)、北五支路、东环路工程(K4+050至开源路)工程,新建道路4.27公里。二是绿化工程,建成绍兴、柯桥入口景观工程和*大道(新围路至征海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大道(新围路至镜海路)绿化景观工程。三是亮化工程,完成南二路等8条道路的路灯安装工程,新增路灯665盏。四是渠化工程,加快建成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红绿灯等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建设四大重大配套设施工程。一是电力配套,加快安镇变电所续建工程建设,确保按计划建成投用。二是码头配套,加快钱塘江码头3个1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PX管线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按期竣工投用。三是排污配套,加快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确保在年底前工程全面完工。四是热电配套,加快*热电厂建设,完成天马热力管配套和远东热电技改项目建设。
3、提升商贸区形象。一是服务商贸项目。对引进落户的商贸三产项目主动开展服务对接,主动介入规划设计,为商贸三产项目提升规划设计标准和及早完成规划设计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提升人居理念。从“以人为本”的人居发展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宜居因素,提高规划设计标准,积极打造品位较高的住商小区和安居小区,努力形成品位较高的*居住区块。三是加快公益配套,加强工业区学校、医院和*供电营业所的规划服务,力争及早启动建设。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为载体,着力开展“一流局办”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战斗力,全面推进规划建设各项工作。
1.1居住区绿化的原则经济性居住区绿化树种应选用生长健壮、便于管理,少病虫害的乡土树种。易养护、易成活,造价低,不建植大面积的草坪,避免增加养护费用。实用性讲究绿化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为人服务。如小区中较大面积的活动广场,就得考虑遮荫问题,做成带树穴的林荫广场。休息座凳后也应种植阔叶乔木,为休息者提供荫凉。
艺术观赏性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形成优美的室外空间,或体现自然美或体现人工造型美。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小区绿化的俯视效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绿化构图的图案化,植物造型的多样化成为小区绿化的一种新风尚。在重视小区绿化的艺术性同时,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也引起了广泛重视。
通过对绿化用地的统一规划,合理组织绿地空间,从而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和环境卫生条件。绿化设计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风貌,简洁新颖,格调明快。居住区绿化应采取重点与一般,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功能分布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组团系统。
为形成宜人的小气候,居住区中的绿地面积应不少于居住区面积的30%~40%。植物配置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进行适当密植,并依照季节变化,考虑树种搭配,做到常绿与落叶结合,乔木与灌木结合,木本与草本结合,观花与观叶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2.1居住区绿化的基本特点随着小区建设的不断规范化,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基本到建设部有关规范要求,新建小区的绿地率大多在30%以上,旧城改造小区绿地率在25%以上。居住小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艺术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建筑物的造型更趋简洁明快,色彩不断丰富。注意点缀小品(休息亭、花架、廊、雕塑、假山、座椅等),而且小品的设计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将植物、地面、水面以及各种建筑小品有机结合在起,结合周围建筑的功能特点、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和当地的文化艺术等因素形成了整体性较强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基本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较好的景观,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变化。生活杂务用地妥善的予以安排,如晾衣场、存车处、停车场、儿童游乐区等合理布局,不仅实现了绿化的果,而且实现了美化的作用。相当一部分住宅区在植树种草的同时,都预留出足够的地方设置器械、设施,供成人、儿童休息和娱乐。
2.2居住区绿化的主要特色总体布局以规则式为主,混合式布局渐成新宠。居住区总体布局基本上以规则式为主,建筑四周绿化布置呈左右对称,主要道路两旁的树木依轴线成行成列,在观赏视线集中的地带设置喷泉、水池、雕塑、花坛等,显得规整、大方。近几年新建的居住区规划布局趋于混合式设计,一般在主体建筑近处采用规则对称的形式,而在远景建筑之处采用自然式设计。艺术构图展现了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
从总体上看能够遵循美学原理,使统一与变化有机结合。能够利用居住区现有的地形、地貌,对空间进行合理布置。新建的居住区突出文化内涵,如一些工厂住宅区讲究表现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居住区绿地类型随居住区建筑档次的提高而日益丰富。新建居住区建筑档次逐年提高,建筑风格趋于标新立异。
居住区绿地也有了很大变化,一是居住区绿地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居住区绿地朝着居住区公园的方向发展,绿化档次日趋现代,三是居住区人均绿地指标逐年提高,一般在1.5m2(平方米)以上。注重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居住区绿化的主流。居民开始从生态角度来看待居住区绿地建设问题。加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开发商、设计师和居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大幅度提高,强调以人为本,使居住区绿化的生态效应越来越好。
居住区植物配置朝植物的多样性方向发展。按复层式方式配置,讲究提高单位面积绿量,提高群落的生态效益,创造出春华、秋实、夏荫、冬敞的情调。目前适合的树种有100种之多,常用骨干树种有50多种。水体和建筑小品的应用提升了居住区绿化品位和档次。水体与园林小品的有机搭配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亲水性和艺术欣赏需求,同时对居住区整体绿化品位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居住区绿化中儿童游乐设施的大量采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居住区绿化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景观,充分展示出居住区绿地的人性化特点。
居住区绿化从整体上朝着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放在首位的方向发展,很好地兼顾了居住区绿地性质的特殊性、使用的方便性、造价的经济性、审美的艺术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从整体上讲,居住区的绿地建设属渐进式发展模式,没有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绿地“卖点”和居民购房的绿地需求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性调动了开发商投资居民区绿地建设的积极性,客观上也推动了居住区绿化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整体实现。
居住区绿化建设的发展轨迹反映出社会,特别是规划师、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在设计理念上的进步。由于居住区绿地设计理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20世纪60~70年代的居区大多没有按生态环境的要求安排绿化用地,80年代以后居住区绿地建设更加注重环境质量,90年代以后生态环境使居住区绿地建设走上了追求生态效益的道路,生态环境理念成为居住区绿地建设主流思想。
居住区绿化建设较好的体现了“植物多样性”的原则,色彩和季相变化趋于丰富多彩。居住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绿化时采用的基本都是杨、柳、槭等乡土树种。20世纪80年代后植物品种日趋丰富。据统计,居住区绿化树种达到近百种,常用树种60余种,在树木规格方面也开始应用胸径10cm~15cm(厘米)甚至更大的苗木。植物的多样性导致群落的稳定性增强,居住区环境生态效应也日趋增强。居住区绿化建设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较好的实现了人与居住区环境的有机融合。设计师在设计时,比较科学地解决了人与交通,人与建筑、人与绿化、人与空间、人与道路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大量儿童游乐设施的采用就是一个例证。
3.2居住区绿化建设的不足之处绿化材料单一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植物多样性的实现受到限制。气候寒冷,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绿化材料的选择受到很大制约,虽然从总量上看有近100种绿化树种,但基调树种在30种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地设计、绿地档次和绿地生态效益的实现。
色彩和季相变化由于受绿化材料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景观效果主要以常绿树种为主,水体等在冬季难以发挥景观作用,秋色叶树种较少。
垂直绿化运用较少,空间的变化比较单一。大多数居住区绿化时设置了一些花架,但是缺少垂直绿化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的花架非常生硬和呆板,缺少生气。另外,居住区大多为高层建筑物,由于绿地空间变化不丰富,从高处俯视绿地时,立面效果不显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日渐成为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园林理论的指导下,随着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逐步深入,居住区绿化的品位和档次会有更大的提高。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 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同时,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上述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
在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 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 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lO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1)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
(2)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
(3) 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
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1)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 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
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
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
(2)怕失败的心理 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3)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
(4)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 3%—5%。而线%。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便不足为奇了。
(5)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
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 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理想,对居住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有质量上的追求,在环境、品质、舒适度上也有自己的认知,越来越体现出人本精神。城市居住小区在设计上也逐渐向绿色、健康、自然的方向靠拢,将这一设计原则融入到小区规划当中,构建出舒适、亲近、自然的景观空间,能够使居住小区变得更加有归属感、氛围感。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也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下面就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受我国传统建筑观念的影响,小区住宅开发商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经常会追求大场面、恢弘气场、将景观渲染成高大、华贵的样式,这样虽然能够体现出高品位、高格调,但是却将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与整体功能忽视了。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经常会在道路中心看到形式多样的拼花广场,并在道路两侧并排耸立着高大的植物,虽然能够为城市增添一些绿色气息,但仅能看到其表面,其功用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小区中的稀疏树木或者花草其功用只能体现在遮阳上,但是对于小区住户来说,一片绿荫草地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小区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场所等都可以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场所,但却没有在小区中体现。
在小区园林设计当中,很多景观在造型上都有相似性,比如,小区喷泉、人工瀑布、人工湖泊等水景是最常见的小区园林景观。一个个性化的人工水景对于净化小区空气、创造自然气氛、陶冶人的心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小区管理人员缺少对景观的管理与维护,并且这些景观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缺少技术性与资金上的支持,只有一些高档别墅小区能够观赏到这种园林景观。此外,草坪也是我国当前非常火热的小区园林景观,这种景观被争相模仿,深受设计者的喜欢,逐渐将灌木组合取代了,但是人们为了出行方便会在草坪上行走,使景观遭到了破坏,导致景观的寿命不长。此外,还有一些高档小区为了显示其高贵、奢华会设计出非常多的欧美园林景观,并将其当作是小区的宣传手段,这样一来,小区将失去其地域性与民族性特色。
我国自出台了《居住区域环境景观设计原则》以来,按照其相关规定,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率要达到40%,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城市小区能够实现这一标准,但是却在绿化量上仍然存在不足。绿化量指的是绿色植物体积,能够集中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生态效益。但是仅依靠单一的草坪、花坛、植物盆景是不能达到绿化效益的。
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虽然设计手段非常多,但是都不能使园林绿化的功用体现出来,降低了园林绿化的价值。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人文气息、符合人们的内心需求才能使园林绿化的功用体现出来。可以将大型的拼花广场设置到小区住宅附近,这样能够使住户更加近距离的观赏,并为人们日常休闲提供了场所,使其利用率大大提高。而路边绿化植物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出遮阳的功效,因为南方气温高,可以将大冠阔叶植被作为最优选择,满足人们乘凉需求;可以对景观墙进行更改,使其成为挡风墙,并将景观镂空设计成框景,能够使景观的层次得以丰满,可以适当将景墙的高度降低,设计成高低不同的座位,为人们娱乐、休闲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小区住户与景观更加亲近。
小区绿化离不开景观植物,植物在绿化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景观绿化的灵魂,植物绿化能够为人们提供足够大的休闲空间,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升整体生态效益。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不仅要体现在模式上与单一植物个体上,而是要构建出一个系统化、稳定化的植物群体,提升整体集群的生态效果。
不同的城市体现出的人文特征、自然特征也是不同的,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与地区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创新形式。为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不能过于盲目模仿,随意将异域风情景观融入到设计当中,这样的设计只能满足暂时的感官需要,并不会长久。可以对当地的景观特征进行深入发掘,应用科学化的手段不断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减少模仿或复制,组建一支技术纯熟、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团队,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出谋划策。
本文主要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可见,在居住小区当中,很多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都不能满足人们的功用需求,在设计上过于形式化、并且盲目跟风、模仿较为严重,阻碍了园林绿化价值的发挥,为此,在设计当中体现人的实际需求、不断对设计形式进行创新、提升绿化的生态效益才是至关重要的。
[1] 钟治平.园林绿化技术与养护管理的重要性――浅议中南地区城市居住小区绿化与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2,39(5):212-213.
[2] 张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植物多样性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2716-2717.
[3] 张秀玲,郭建彬.浅谈城市生活小区园林绿化的病虫害综合治理[J].新农村(黑龙江),2013(16):307-307.
[4] 周长征,周美惠.影响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1028-1028.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以及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利用园林生态中病虫害、植物、环境、天敌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根据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遵循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尽力将各种各样的园林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构成有序、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永久利用的目的。
我国有很多单位居住区,建筑时间较早,建筑比较集中单一,功能上严重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居住区设计上功能滞后主要体现在:建筑没有景观,公共空间的缺失,居住区往往是空间狭小,居民比较多,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用,建筑之间没有绿化设计;其次,建筑格局设计相似,形势大体一致,这样的设计格局导致居住区景观单调而乏味;第三,居住区内空间内部杂乱,由于景观设计的缺失,使得景观空间比较狭小,居民随意堆放东西;第四,停车空间不规范,随着居民使用车辆的增加,对停放车辆的空间要求越来越多。
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师应该追求的理念的确是“档次”,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档次”就是追求宏大的气派或者是利用豪华的材料装饰,浪费了大量财力。比如,住宅区的入口,一般只需要具有一定的敞开性,能够使建筑风格和住宅区的整体环境相互映衬即可,门口标志性的建筑,也只需要轻巧美观、新颖简单即可,但很多住宅区入口的建筑标新立异、豪华气派。
开发商往往对建筑建材较为重视,为了使人工硬化和铺装的硬质景观得以突出,不惜破坏植被。很多住宅区建起高大的“城门”,就连“广场”的硬地面积也很大,以此来显示该小区的豪华和气派,使住宅区没有其该有的形态,城市也没有其应有的兼容性。很多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师或者项目的决策人员并不注重植物造景,在绿化空间内,硬是用无生命的亭台廊榭和假山叠石来替代植物造景,城市中的软质和硬质景观本来就已经严重失调,再增加此类设计后,更加失调。另外,很多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师,忽视了从环保角度和改善生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没有合理地配置植物和造景,忽略了城市绿色空间需要多样化功能,只是一味地沉迷于图纸上展现的硬质景观,以此来迷惑市民,以满足房地产商的要求。
在进行现代化的商业住宅区园林绿色景观设计中,很多景观设计师具有崇洋、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其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创新。在同一个城市中,很多楼盘都具有相似性,甚至不同的城市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楼盘设计。每一个景观设计应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风格,应将该住宅区的主题和品位与设计理念相结合,使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住宅区的绿地种类较多,比如专用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中心绿地、道路绿地等,而且绿地的规模大小不一,功能也不相同。因此,在对住宅区园林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住宅区的整体风貌,并按照使用和功能的要求,对园林绿化景观进行科学的协调设计,使园林绿化景观系统更加完整。
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相比能够更轻易的吸引人注意,因其叶色艳丽,应用在园林景观中,本身就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孤植是园林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将彩叶植物种植在草坪、路边等位置,都可以作为景观的中心视点,或者是可以有效的引导人们视线。另外,孤植的方式可以将彩叶植物置于常绿植物中,通过数量以及色彩额对比,可以突出园林内植物的个体美与群体美。
以丛植的方式将彩叶植物种植于园林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色彩都能更加丰富景观色彩,并且通过颜色的改变,赋予园林以活跃的氛围。常见的丛植方式,主要是以一定数量的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混种,以彩叶植物作为分界线或者形成不同图案; 以常绿针叶树或者乔木作为背景,将黄色或者紫色植物植于建筑物前等。以彩叶植物做前景或者图案,可以更有效的突出层次感,实现园林的整体美
(1)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更多的从人体工效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求出发,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原则,从而营建舒适怡人的人居环境。(2)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赋予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景观设计从单纯的绿化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3)老龄人活动区的重视。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年人文化程度、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寻求独立与满意的邻里环境愿望越来越强烈,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的服务、医疗、健身活动等设施的配套问题,也显得格外重要。(4)停车设施的考虑。在实际规划建设中,新建的居住区尚未把停车场当作其主要功能空间来对待,一些大城市的中高档居住区中,占居民总户数 10%-20%的停车指标已是不能满足需要了,因此在居住区设置公用停车场(车库)也就成为必然。(5)注意生态的景观效果。 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讲究静态构图的构成美和悦目的视觉感受,现代景观设计则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空间组织和动态景观效果。(6)强调居民互动和可参与性。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动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7)开放和系统的设计观念。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区绿化设置的分级和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绿地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8)主题化的设计思想。以某种主题为主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或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定群体的需要。
园林绿化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平整场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标高到位,地形平顺饱满,放线放样线条流畅富有艺术性,苗木粗壮、健康、形态优美、树形完美,种植技术娴熟、科学、合理,后续技术措施到位,如此方能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长旺盛,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
制定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循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具体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在进行居住区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不同植物间的特点,不仅应该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保护,使城市园林植物可以健康生长,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设置,使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可以更加为人类提供观赏平台,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事求是、确保成活,简洁美观、便于管理”为原则,以增绿量、提档次、出精品为主线,以“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活动为载体,全力实施中心提绿、周边扩绿、巷道补绿、庭院增绿、垂直挂绿,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会展线路和政务通道、商务通道、旅游通道等重点区域、街路绿化功能和景观效果,努力构建稳定的绿化格局,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城区绿化重点实施入城口和铁路沿线绿化提档、街路景观提档、生态廊道绿化、公园绿地扩充、居住区(庭院)绿化达标、绿化管护防治和园林绿化科技建设“七大工程”。全年计划新植树木70万株,新增绿地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9%,绿地率达到3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4平方米。
(一)入城口和铁路沿线绿化提档工程——科学规划,逐步完善,打造路网绿色走廊。围绕门户地带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将入城口和铁路沿线打造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集中展示区。重点对松浦大桥二十道街入口进行植物造景为主的绿化建设,适当增加绿量,提高绿化档次;结合环境整治,实施铁路沿线带状植物绿化,分步构建32公里的环线绿化长廊。
(二)街路景观提档工程——更新改造,提档升级,打造城市绿化景观靓点。重点围绕政务、商务、旅游通道,对中心区120条街路实施绿化提档建设,提高城市街路绿化质量和水平。对地段街、友谊路、中央大街辐射片区等8条街路进行规模性更新改造;对尚志大街、经纬街、通江街浩瀚体育、南直路等4条街路的行道树进行补植;对群力第五大道、丽江路、花园街、菜艺街等76条新建及改造街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打造绿化景观精品;对公路大桥、中央大街、红旗大街、海关街、安发桥、果戈里大街等17处街路及重点区域点位实施垂直绿彩化建设,打造彩化靓点;对北安街、司徒街、六顺街、西三辅街等15条路改形成的无树街进行配套绿化建设,提升街路绿化景观效果。
(三)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完善沿江沿河廊道绿化体系。结合三沟一河等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城区沿江、沿河、沿沟绿化景观建设步伐。重点实施群力内河公园二期建设工程和马家沟繁荣街段绿化工程,通过因地制宜设计绿化类型,修建花坛、雕塑、景亭等,丰富三沟一河沿岸的绿化景观内涵,使人工设计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打造防护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
(四)公园绿地扩充工程——规模增绿,升级改造,提高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功能。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达标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绿地、游园、广场建设,扩大公园绿地面积。重点建设群力金河公园三期、中国亭园一期、劳动公园(续建)、公路大桥双环绿地、伍连德纪念园、731公园、呼兰历史文化公园等11处公园绿地,努力改善公园绿地布局不合理和分布不均衡状况,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五)居住区(庭院)绿化达标工程——严格标准,合理配植,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原则,着力改善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按照新开发建设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城改造建设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25%的标准,配套完成29项居住区(庭院)的绿化建设;拟配合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建设,改造建成500个绿化庭院、50个社区休闲广场,重点选择树型美观、花多、无毒、无刺、无味、病虫害少、易管理的植物进行绿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地。
(六)绿化管护防治工程——加大投入,创新形式,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以园林绿化抚育养护管理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增加设施设备,加强抚育养护,浩瀚体育app下载实现行业监管每周巡视频率100%、新植树木成活率85%以上、现有树木保存率95%以上。坚持“预防为主,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适时做好“三虫四病”的防治和消杀工作;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增加区(不含呼兰区、阿城区)园林绿化抚育机械设备的投入,提升抚育管理机械化作业水平;通过创新行业管理手段、监管方式和考评形式,加大行业监督力度,对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或部门实施重奖、重罚;继续完善绿化管理热线联动机制和网格化管护新机制,建立并完善园林绿化数字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动态管理,增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护水平。
(七)园林绿化科技建设工程——改革创新,合力攻关,提高园林绿化科技水平。通过科研开发与科技创新,加强植物引种驯化,加快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利用视频、音频、GPS定位系统网络平台等现代手段,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效能,建立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和电子档案系统以及视频监控和音频对讲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协调解决问题。
(一)组织动员阶段。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全年绿化建设管理任务。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市对各区、开发区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二)具体实施阶段。完成春植绿化建设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于5月中旬完成春植绿化任务(完成年度绿化建设计划的75%以上);5月初至6月中旬进行垂直绿化和彩化建设;10月至12月组织开展秋冬植绿化建设,新植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三)总结表彰阶段。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绿化工作任务,召开全市绿化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年度绿化建设任务及管理达标的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1.组建推进机构。市城绿办向各区政府和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派出指导组,协助推进绿化工作。各级政府、各责任单位要把城市绿化工作纳入重要日程,要建立由主要领导挂帅、主管领导任常务指挥的绿化建设推进机构,全面落实新增绿地和植树计划,结合实际组织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目标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高质量完成本区域、本部门的绿化任务。
2.合力推进落实。市城绿办负责全市绿化工作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统计汇总和验收考评等工作;市城乡规划局负责新建公园、新增绿化用地规划;市财政局负责市投资金的拨付和监管;市城乡建设委负责城区内河景观段、马家沟、何家沟和信义沟堤岸绿化以及路桥重点工程绿化配套建设;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办负责环境整治项目绿化配套建设和机场路、中山路、城区铁路沿线绿化建设;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住宅小区绿化配套建设监管;市水务局负责滩涂、湿地整治工程;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计划内绿化用地划拨和土地性质变更审批;市群力开发办负责群力新区绿化项目建设;各区政府和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市下达的绿化建设任务,并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区域内相关绿化建设任务。
3.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之间和区级绿化管理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夯实各区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基础,统一设置、规范管理,构建常态、高效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监督各环节有序运转。
1.更新理念,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树立实事求是、科学自然的规划设计理念,深入挖掘以行道树为主,适地适树、常绿与落叶并举、慢生与速生兼顾、林相与季相搭配、平面与立体同步的北方园林文化内涵;依法履行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工作,根据《城市绿化条例》规定,对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批,规范审批流程、加强规划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关口,提高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和绿化建设景观效果;继续开展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突出的园林设计优秀方案评选工作,并将优秀设计应用于绿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市园林绿化设计水平。
2.强化监管,提高绿化建设水平。坚持绿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行业备案制,市重点绿化工程要严格按照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招投标;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重点工程项目的招标监管,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按照属地和管理职责对绿化项目进行工程招投标组织、统计汇总和管理监督;按照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改造)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同步验收的规定和绿化工程交接制度,对绿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其作为拨付相应费用的重要依据,对不符合绿化规划或未达到建设标准的绿化工程,市、区园林绿化部门坚决不予验收;城市绿化建设工程质量要按照《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由市园林绿化质监部门实行全面监督;制定出台《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标准》、《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拨款程序及管理办法》、《市园林绿化建设监管实施细则》、《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招标须知及技术要求》和《市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办法》等管理制度,强化对苗木起挖、运输、栽植全过程的监管,最大限度地提升园林绿化生态和景观效益。
3.精细操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化绿化管养考核制度及评分标准,建立多层次综合管理考评机制,推进《市城区园林绿化管理考评奖惩办法》的实施,从日常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公众评价3方面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对成绩突出的管护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街路和绿地的养护实行网格化管理,重点做好一、二级网格区域人员配置工作,逐步充实完善三级网格人员力量,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可控性;城市行道树、商业网点前树木和绿地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指导监督管护单位按照《市城市绿化管护手册》规范操作,并对城市树木和绿地损毁行为进行严格问责,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4.完善制度,提高依法治绿水平。加快研究《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以及《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城区绿化管理提供依据;加大城市绿线监管和巡查力度,依法实施城市绿线保护,使绿线成为城市建设的“高压线”;坚持依法审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城市建设改造中树木移植、砍伐及临时占用绿地的审批管理,建立市、区两级审批监督机制,对审批事项程序、内容及审批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审批管理严格、高效;完善树木移植档案,实行申请单位、施工企业和管理、监管部门责任追究制,遏制非规划建设项目申报和擅自扩大工程建设范围增加树木移植、砍伐数量及占用绿地面积的行为,严格限制四环路以内的树木移植和砍伐;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实行园林绿化部门与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双重监管,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对违法砍伐树木、侵占绿地的给予严厉处罚。
1.加强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意识超前、技术过硬,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前沿水平和权威性的城市园林绿化专业队伍为核心,通过面向社会招考、招聘等形式,抓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充实行业队伍专业技术力量;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强化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切实提高专业队伍的技术和科研水平,增强园林事业发展内力。
2.加强城市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绿化苗木储备基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化苗木的品种和数量,对城市绿化建设所需的植物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逐步解决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规格不全、储备数量不足等问题,以满足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大节水型、抗御病虫害能力强的绿化植物在城市绿化、彩化中的应用范围,重点做好糖槭、白蜡、馒头柳、水曲柳等树种的培育、推广和应用。
3.加强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省内科研院所和林业大中专院校的科技优势,依托农林院校科研力量,对城市绿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努力攻克我市绿化植保难题;积极引进和推广科学实用的栽植方式和管护技术,通过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管理和科学施工,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1.加大投入,确保需求。将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管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根据年度绿化建设任务需求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城市绿化建设工作需要。全市计划总投资5.16亿元,其中市投资金1.6亿元、区投资金1.11亿元、单位配建和社会统筹资金2.45亿元。
2.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在政府投资与政策扶持的基础上,鼓励市民、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采取“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通过合资、合作、推行股份制等市场运作形式多方筹资,建立稳定、多元化的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严格各项绿化收费监管,对收取的绿地占挖费、树木砍伐移植补偿费和树木成活保证金实行审批使用,全额用于绿地恢复和树木补植;住宅小区开发和路桥重点工程配套绿化资金要落实到位,足额、及时投入。
3.按量补贴,确保重点。加强绿化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市、区投入资金要同步落实到位,实行绿化建设标准、工程量与投入(补贴)资金同量同步拨付办法,并足额下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绿化建设任务。市政府对新增绿地、新植树木实行按量(质)补贴办法,对生态效果突出、特色鲜明的绿化项目实行重点倾斜。其中,入城口建设按照工程造价的70%补贴;街路建设按照工程造价的70%补贴;生态廊道建设按照工程造价的70%补贴;公园绿地建设按照工程造价的70%补贴;市直项目建设按工程造价结算,园林养护设备按照70%补贴,园林病虫害防治药费按计划安排。各区政府和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要加大财政绿化资金投入,按照计划及时拨款,对重点绿化工程项目要按照设计标准和工程量所需配比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市、区将签订责任状,工程验收时,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不予补贴。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专项绿化资金监管,确保投入资金使用和拨款渠道畅通。
1.树立先进典型,注重舆论引导。由市政府新闻办牵头,市广电局、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绿化宣传报道,开辟绿化节目专栏,深入宣传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性,增强全社会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加强舆论引导,在树立绿化典型的同时,对破坏城市绿化环境的错误行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予以坚决揭露和曝光,营造全社会参与绿化和保护绿化成果的良好氛围。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 求得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景观是一个建筑学概念,且含义宽泛,而住宅小区也是―个复杂的有机功能体。房屋住宅作为主体,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相得益彰,构成景观。但通常房屋住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所需要的空间场所,其基本要求是经济适用。所以小区景观通常指除住宅以外的小区内部的绿化、道路、园林休闲设施、山水等自然或人工的一切景观设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住宅小区发展到现代化阶段,其功能化要求已越来越高。景观设计应立足于小区本身特点,既要充分考虑地形、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也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人文因素,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境界。
自然:园林就是为了让冰冷的硬性建筑物多点生气多点动感,应该多去感观自然,领会自然,融合自然。
和谐:园林景观设计必需跟周边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在形态与风格上与建筑形成有机整体。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所应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实中“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这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住宅区本身的品位。如住宅区入口的空间形态本应只要具有一定的开敞性,体现与住宅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门架、门柱、门洞等),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即可。但追求豪华气派型、大体量仿古园林型、标新立异型的入口随处可见。又如在水体设计中,原本只要顺其自然,在弯曲的湖岸上种上湿生植物,湖中种上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便会形成美丽亲切的自然景观。然而,有些设计师却把湖岸用花岗岩修砌,并围上汉白玉护栏,这样虽然看起来高档,豪华且整齐划一,但却使整个湖的自然韵味尽失,成了一个彻底的“人造湖”,违背了设计的初衷。而且,在水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无天然水源依藉,不少住区硬是大做水景文章,但终因物管成本过高而变化成死水潭或臭水沟的尴尬状况也屡见不鲜。可见,景观设计要与商业住宅区的品位相结合,要因地制宜,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时下,许多的住宅小区里会大面积的布置水体。由于人具有先天的亲水性,所以水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在今天的居住区环境中被不断加以运用。追求水体的大面积、多形态,正在成为一种风气。多数住宅小区设置了大型人工水面、人工湖、人工溪、泳池、跌水、喷泉、涌泉、水墙等多种形态的水景。水无疑可以和植物材料一起共同软化和丰富住宅建筑围合的硬质环境,但不宜过分强调视觉效果。大量实践已经证明,追求大面积、多形态人工水体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冬季的景观尴尬;二是运行成本昂贵;三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四是景观水的水质问题,由于维护成本高,许多小区的人工水体成了臭水沟。
高质量的照明体系对于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场所,利用率的提高至关重要。以不损害居民的利益为前提的夜景照明是增加居住区环境魅力值的一个方面。但目前的趋势是居住区夜晚光环境越来越亮,甚至不加区别地把用于商业大厦的泛光照明手法用于住宅楼宇,对上部和顶层的居住影响极大,干扰居民的活动与休息,强光的照射,不仅使这些居民通宵如昼,闷热如蒸笼。而且这样做既浪费电力,又破坏了住宅区幽静的氛围。应适当综合考虑在住宅楼外边轮廓加普通的照明,把建筑物优美的造型突出来就可以了;而在林荫小径及绿化区内加庭院灯,路径灯,把小区悠闲舒适幽静的气氛烘托出来。白天作为街道小品对环境加以点缀,入夜则起到指示和引导的作用。
由于“景观绿化”视觉效果的直接性,致使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视觉绿化”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绿化真正的生态价值。小区绿化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居民增加休息的地方和空间,让绿化中的植物,水体吸收大量的尘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让小区的空气更清新,而且让更多的绿意,大自然的氛围贯穿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居住小区中,除了观赏价值,还可以用来遮挡视线,以增强住宅底层住户私密感;形成林荫道,方便居民的夏日出行。
住宅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但在住宅区景观设计选用树种时,房地产商为追求新异,加强卖点的宣传。不顾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大量选用造型独特的外地植物,盲目引进热带棕榈,野蛮搬迁“名木古树”,以标榜华贵,最终导致成活率低下,浪费大笔钱财。
2. 模仿痕迹太重,缺乏个性 走进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在当代商业住宅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出于崇洋、急功近利或迫于房地产商的压力等多方面原因,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缺少新意,具有雷同之感。同一城市不同的楼盘出现类似的景观设计,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不同的城市惊现基本雷同的楼盘。每一件景观作品都应该有其特有的风格和内涵,结合该住宅区的品位、主题,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如深圳万科的四季花城,在不同的组团中种植不同的花卉,每个组团都以此花卉命名,颇有新意。深圳金地集团开发的金地翠园,其地下架空层及其可能的位置都进行了绿化,即使在小区的围墙上,也用绿色的塑料花加以装饰,号称百分之百的绿化率,真正突出了“翠”的意境。真正优秀而具有创意的景观应该是只为某个场地量身打造的,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大众景观。景观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灵魂、个性,结合当地独有文化,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设计是灵魂,但纸上的美丽要变成现实,还是要靠“做”出来的。施工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图纸的整体设计,往往留下诸多遗憾。如树种的搭配不当、地形改造的失势、自然山水园的失意、雕塑小品摆设位置不当等等。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师必须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只有身临其境,才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才能把设计的意图在现实中表达出来。园林环境的塑造不同于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许多材料都不是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施工中所遇到的不定性因素较多。因而园林施工实际上是一种更需要随机应变能力的再创作过程。
三、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把握的原则 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住宅小区各方面的要求,克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秀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遵循天人合一原则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应该在开发商商业运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比如,现在的社区内经常有水池,如何使水景在干旱季节或冬季无水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种有功能的优美景观?大连的某些住宅小区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在浅水池底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驳岸。在枯水期间,呈旱溪风貌,面积稍大的硬底水池在冬季作为旱冰场或舞池,既不失其景观性,同时也丰富了水池的使用功能。
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2、坚持生态化原则 20世纪70年代初,麦克哈格(McHarg)播下了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种子,把生态学推向了环境设计的主导地位。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居住环境的渴望追求,生态住宅区更是当代商业住宅开发商们的最有力的广告招牌。所谓生态住宅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的居住社区。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既是时展的产物,更是时展的需要。 3、因地制宜的原则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各地区在建筑装饰上也强调突出地方特色。景观设计首先应该从这一大的前提出发,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小区环境景观各具特色。特色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作出不同的设计。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考虑通风,遮荫降温的作用,应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并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荫乔木。其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应通过道路广场、绿化带等形式划分出若干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 4、经济实用原则 所谓经济实用就是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考虑以最适当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 1)要善于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居住区毕竟不同于公园,绿化应以满足居民生活为主,给居民创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户外活动场地为宗旨。因此,应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根据已有的地形地貌,适当整理,没有必要大量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这也符合我国造园一向强调的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优良传统。 2)适地适树 小区房屋建设,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往往就地掩埋,已经造成了原有城市土壤的贫瘠化。再者,居住区环境的日常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像公园绿地那样高。因此应从较粗放的管理投入考虑,在树种选择上一定要以地方树种为主,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美化创新原则 无论现代景观设计是出于何种目的开始的,审美需求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设计任务。研究审美受众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千城一面”现象不但使地域文化消失,而且也会引起审美疲劳。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是把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人文美综合为一体的艺术形为。同时它受时空及自然条件变化的制约。因此,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必须要明确立意(创意),以人为本,追求品质;讲求文化,寻求个性;因地制宜营造特色景观。要符合各种美学艺术的审美原则。事实上,当设计师从美学、社会、生态的三个主要领域的任何一个撤出时,他们面对的结果都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使自己的作品失去了综合而平衡的设计价值。
四.结束语 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对小区环境日益重视。环境已成为住户购房首要考虑的与户型、区位同等重要的因素。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建筑风格与区域文化等来进行。 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人们对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集中观赏、休闲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小区景观,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1]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董艳平.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08,34(1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居住场所的住宅小区,现在小区的具体含义不仅仅只是居住而已,它还荟萃了人类众多的科技与文明,同时,人们对它的绿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对小区进行绿地布置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小区绿化水平,打造宜居住宅小区。
万城·一品洋房小区东临海市路、西临海市西路、南为裕民路、北接南环路,占地面积约为16.1公顷。目前小区具有一定的绿化基础,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住宅楼间绿地布局单调,几乎为一种模式(草坪、树球),缺少造型变化,色彩变化,在绿地布局上看,显得有些呆板,缺乏自然活泼的园林景观。
绿化规划依据小区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以建筑、植物、山水、地形共同构成居住小区环境景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造景,各功能区规划布局具有各自的景观特色,以提高居住小区整体环境质量和水平。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绿化与美化、彩化、香化相结合,力求经济、实用、美观。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绿地分布合理。满足功能要求,并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统一绿地体系。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园林小品,增加园林气息,丰富小区景观。植物造景以小乔木、灌木为骨架,草坪、花卉作为铺垫,高大乔木为点缀并作为小区与四周道路之屏蔽。创造多层次、多色彩、生态型、花园式居住小区环境。
以小区总体规划为轴线,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元素,以长寿树银杏为骨干树种的布局思想,因此小区绿化布局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方式,主干道两侧、中心广场、宅前小型绿地等采用规则式布局。较大面积的集中绿地结合地形,以自然式布置为主。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同时又能给居民提供集中休闲活动的开放空间。在主轴线上布置了小区中心广场及中心水景区,通过山、水、绿化相结合,使居民有一个清新、活泼、开敞的活动空间。区别于此景区,各楼间绿地布置较为简洁,主要以绿化为主。整个小区环境绿翠葱郁,花团锦簇,微微起伏的地形与水景交相辉映,植物与小景相映成趣,环境生态与景观艺术相得益彰,使居民虽居于喧闹的城市中,却有回归自然之感。
规划布局手法是突出“点”,重视“线”,提高“面”。中心水景及小区绿地中精致的园林建筑小品造景是小区绿化的重点(点),内容丰富,景观多样,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可满足观赏、游憩活动等多功能要求;对小区道路绿化(线),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主干道、轴线的绿化和美化,既有“一路一树”的高大景观树,又有花灌木与耐荫花卉,草坪地被,景观层次丰富;小区各类功能建筑设施环境绿化(面),是整个小区绿化的基础,也是反映小区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万城·一品洋房小区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和改善小区的绿地布局。充分利用小区内部优越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因此。首先要满足小区居民生活的使用功能。为了便于居民停车,在车行入口两侧设置了两个地下停车场和部分地上停车场;依据当地居民的生活要求,在楼前楼后设置多个自行车棚;为了满足儿童、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人多层次的生活需要,在小区的中部、南部设置了儿童娱乐场,还在中心景观中央建有一个古式的喷水四角攒尖亭,内有石桌、石凳,它主要是供老年人休息、娱乐的场所,如下象棋、打牌等;为了便于居民了解外面的信息,在路边还设置了多个高为2m的宣传栏。
4.2.1主景区:主景区设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小区中部地带,小区南部的步行主入口,便是主景区,这里有两个大花坛,种植上百年的古银杏树,小型花坛内砌有假山,配栽竹子、耐冬等高档花木,鲜花五颜六色,飘香满区,景色迷人。在小区的南北面是一个休闲广场,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人在这里休息、散步、娱乐。在中心景观中央处建有一个喷水的四角亭,四周由步石和道路相通。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能够看到四周的很多景物。当喷泉喷水时,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水形多变。为全区的一大景观。喷泉不仅是作为景观观赏,同时还能在炎热干燥的夏季调节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4.2.2次景区:次景区主要是指楼间绿地,在次景区的绿化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多富于变化,给人一种“小区咫尺问,直作万里观”的感觉。
4.3.1道路:道路在小区规划中是不可忽视的,在整个小区中,楼间道路都是禁止上车的,道路两头都有车档,道路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方式。道路总共分为5段:车行路;步行主路;楼前道路;楼前门口小路;游步道。在小区的道路或路口搭设栩架或长廊,选用大型的攀缘植物,如紫藤、木香、葡萄、扶芳藤等,形成空中的绿化带,既起到了绿化美化的效果,也能庇荫纳凉。
4.3.2铺装:铺装在小区绿化规划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不仅可以供游人行走。而且也能丰富了小区的色彩。
绿化种植设计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巧妙的运用植物造景的多种功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使整个小区的植物种植做到密集而不拥挤,稀疏而不,高贵而不华丽。同时,积极培养广大小区住户的养花爱好,鼓励他们进行阳台绿化。阳台绿化可用盆栽或设置种植箱,可以采用悬吊式、吊箱式及壁挂式或几架式栽。